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

姓名用母語拼音              Paul

林昶佐立委推「護照姓名用母語拼音」立法。其實,可以擴大之 ,不必限於護照。

台灣文化,乃多元文化。除原住民族文化外,又有移民文化。可謂多彩多姿。語言亦是如此。漢文化、漢語只是台灣文化、台語的一部分。

姓名用母語拼音,非但真實,又有自信。做自己,最自在。

北京話有四聲(平、上、去、入),台語則有八聲(平、上、去、入。各分陰陽。)。職、菊、國...北京話讀平聲。台語則讀仄聲。台語沒有捲舌聲、促口聲、咬唇聲。北京話則沒有閉唇聲,沒有「烏」音(「烏白切」的「烏」)。「林」要讀為「lim」,而非「lin」。同樣,「心」也是閉唇聲…如果你講「有心」,「心」字不閉唇,人家會以為你說「有身」(懷孕)。北京話則「心」、母語「新」同音。拼音時,可留意之。文讀、白讀皆可。

台灣人有漢名,而用日語發音者,此亦頗有趣。至於越南、印尼…等新住民,則更精彩了台灣文化及台語。

台灣民族母語,因為侵略者的蹂躪,多已消失。漢名不是台灣民族的母語。倒不如用英文名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