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

「自自冉冉」何辜             Paul

最近,「自自冉冉」一詞,意外引起各方論戰。三條老人、烏櫓莫濟也發表高論。還好,他們的部落格沒多少人看,投稿,也沒有人要登。所以,沒有捲入這場論戰旋渦。

其實,是不是「自自冉冉」?應以原稿為據。如果,原稿確是「自自冉冉」,則再推敲作者用義,或是筆誤…或找旁證。

做學問,第一手資料很重要。然而,第一手資料,因為年代久遠,佚散破壞,不完整。後人只能研究再研究。

又,時代語言的隔閡,也是研究的障礙。例如,「桃之夭夭」變成「逃之夭夭」。逃之夭夭,約定俗成,大家都會用,文言文就變成白話文了。桃之夭夭,則鮮有人知其義。

自然或自由。質疑者以為賴和不可能不識「然」字。但,反向思考,賴和亦不可能不識「由」字。

做學問,貴在求真,不可想當然耳。有位彭姓藝人曾主持一個台語節目。說台灣人是,由烏魯木齊遷移來的,因為,台語有「烏魯木齊」一詞。你以為呢?

烏櫓莫濟先生為糾正「烏魯木齊」謬論,而寫<烏櫓莫濟>一文。此乃翻案文章,高文也。

自自冉冉,真義為何?留個想像空間,何妨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